F: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什麼植物能吃、什麼不能吃?我是說,如果植物被採下來的時候會痛苦的話,或是還沒有準備好要被吃掉,我們可以怎麼選擇,或是怎麼分辨?
筆者:舉個例子,例如動物,我們會發現在相同的品種中,雖然遺傳了特有的生物習性,但是仍然各自發展獨特的個性,植物也是,在相同的品種當中,有些傾向懼怕疼痛,有些則耐痛,因為每一株植物的感受性不同,更細微的分辨,是逐一地毯式針對每一株物種進行判定,您想這麼做嗎?
F:所以,也就是說………
筆者:嗯。
即使是同卵孿生子,人格模式也是各自獨立發展的,雖然身形相似,相處之後就能分辨出各自的人格特色。探討純植物性飲食是否建立在和平原則上,最終極的作法,真的就是讓果實自動掉落後再食用了,但並非提倡極端,如果能完全實踐,恐怕連呼吸也得放棄,生物在呼吸之間,便已經殺死了無數的微生物群。實踐和平的生活方式,取決於意圖、心態,因此,動物與植物之間建立起共生互惠的關係。
幼蟲佔據花圃,吃掉了嫩葉,摧殘了整座花園,並且得寸進尺的寄居在枝葉上作繭自縛,眼見被啃爛的枝葉因為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而瀕臨死亡的威脅,此時的幼蟲已蛻變為美麗的蝴蝶,當枝葉開始重新生長、開花,蝴蝶便為其傳授花粉,生命因此生生不息,在相互依存之間維繫生態的平衡。
之所以在飲食當中抱持感恩,是基於無可奈何或是在未知的情形下造成物種的傷害,只能選擇折衷。對於食物的慾望,調味料的吸引力是主因,但是,強迫壓仰對於食物的口腹之慾,恐怕只會在忍不住之後進食得更多,最佳方案,是自然而然、逐步漸進調整。
許多朋友證實,日光療癒初期便已經能夠輕鬆的減少飲食,因為:「不會想吃」,其中包括飲食行為障礙患者(暴食症),改善飲食行為後,甚至在短短的數個月之間便自然而然的採行斷食,這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案例,所以,有心實踐更細緻的愛心飲食的朋友,筆者推崇日光療癒配合有益身心的任何功法及精神修煉,協助神性及物質體快速進化,生理對於物質的需求自然會降低。
筆者:怎麼樣?這幾天曬太陽,心情好點了嗎?
Un:嗯。………曬太陽,很神奇,真的很神奇。
筆者:知道為什麼日光療癒能釋放情緒嗎?
Un:因為靈性力量的加持。
筆者:好,我告訴你。在我們人格成長的過程,從家庭背景、從社會歷練中,每個人都在潛移默化之間塑造了專屬的一套生存法則,也總是在遭受打擊與創傷時逐漸形成自我防禦機制,我們開始依照自己的原則去面對所有的問題,有些問題正好適合以我們當下的原則處理,所以問題獲得解決,但是如此一來,有些事件就會搞砸。
簡單舉例,對應次元體來說,便是脈輪的自我意識定型於生活經驗當中建立的準則,包括反射行為、邏輯以及情緒,就算意識到自己的慣性作祟,卻是想改也改不掉,因為已經成為模式,就像有些人,情關難斷,藕斷絲連,想忘又忘不掉,在一起很糾結,分開又痛苦,通常是因為彼此連結的能量線(太陽神經叢的人際關係帶)糾纏在一起,或是發展不健全………種種的這些,在日光療癒中,太陽的神性力量重新修復及調節次元體的功能,我們的腦波就平衡了,於是觀念開始轉變,情緒毒素獲得釋放,就輕鬆了,身心狀態獲得平靜,就容易放下、更容易專注深層自我。
Un:哇 ∼
筆者:當然所有的癥結反射在次元體都會是環環相扣的影響,這只是粗淺的概括。想不到吧,日光療癒所獲得的恩典,比我們能想像得到的多更多。
Un:好,我一定會更堅持曬太陽的。
筆者:加油!
Cats Playing Patty-cake, what they were saying...
Architecture For A Hot Planet: The Maldives’ Floating Hote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