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:透過諮詢,幫助我做了一些釐清,但是,要是完全從諮詢的方面獲得訊息,會不會造成對內在訊息過度依賴?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待這些訊息?什麼時候該問?什麼時候要依靠自己?

筆者:應該有許多人已經思考到這個問題了,特定的個案族群讓我覺得有必要釐清。基本上,我並不設限諮詢項目,但是,部份個案族群的確很依賴外在力量,我會希望與個案互動時,對方能將channel視為參考,每個人都應保有獨立的思考能力,畢竟多元的人性特質及思維模式,是為了協助自己的成長,也都有協助到世界的各個面向,善用人類模式在最適當的面向上是好的,問題是在於慣性執念。個案必須對於channel保持中立客觀,在於channel有時只是以當下情勢而論,但情勢隨時在改變,也隨著當事者的決定而改變,重點是,channel是為了協助當事者自己作決定。

Y譬如說,有很多人不曉得自己的靈性旅程,那,不曉得也就算了,就是繼續以前的生活囉!靠著直覺跟自己的想法去過生活,但是知道靈性旅程之後,又覺得好像跟裡面的一些感覺、直覺有一些對照,心裡會更加肯定、更加篤定自己的任務,也感覺到靈性旅程所帶來的幫助,但是,人往往有時候會無助啊!或是對未來的發展會有一些不確定,當每次遇到這種不確定的時候,是不是就可以詢問訊息咧?還是有什麼判斷的基礎可以不用詢問?如果每次遇到問題就詢問內在訊息,會不會養成一種依賴性咧?

筆者:會,有些人容易依賴外在力量,學習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是重要的,記住,外在力量的幫助是參考的介值,不是絕對。

剛開始,朋友也告訴我應該怎麼做,怎麼拓展這個工作,我思考了自己想要怎麼做的意願,所以在未來當中發現,自己已經走出自我創造的過程,是以「我想要的是什麼」為延伸。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控,而不是依賴channel,就像剛剛提到的,有時計劃趕不上變化,事實上,我自己是從靜坐當中所獲得的直覺靈感,與邏輯認知、以及意願的配合去處理生活問題的,希望自己的例子可以為大家帶來一些思考。

很多時候,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先做做看,先規劃,要對假設性的可能負責,維持獨立自主性,任何情況都要掌握兩個大方向 慣性與愛心,這是原則。

Y:一般人習慣用頭腦思考事情,但是頭腦的思考往往不是很準,有時候我們會發展直覺,但是發展直覺的同時,也順便發展了內在訊息,內在訊息對一般人來講,好像是更直接的指導。可是我發現有一些人的內在訊息,例如要當事人去哪裏尋找伴侶之類的,這種內在訊息往往在現實生活是很準,可是又會覺得這種訊息怪怪的,我們應該要如何看待這種內在訊息?

筆者:這個問題,會不會在影射什麼啊?!

Y:這是以個案而言,可是它代表一種內在訊息的呈現。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,內在訊息當然隨著修行等級不一樣,也會有不同層次的level,有些人接收到的內在訊息,可能是比較低層面的,邏輯層面是比較無厘頭的,有些人可能接收到比較高等的內在訊息,所以所呈現的可能會比較好。當收到內在訊息時,我怎麼判斷它是高等內在訊息?或者收到的只是低等的、或是旁門左道的訊息咧?

筆者:如果內在信息透露著愛力,不帶有極端的、負面的評價,也就是說,內在信息引導的是一個愛的方向,「基本上」是不會有太大的錯誤。

Y:如果一個心靈諮商師可以讀取內在訊息,同樣的,我也有我自己的直覺,那麼諮商師的內在訊息又是以愛心為基準,那麼我應該聽從諮商師的內在訊息,還是聽從自己的直覺?

筆者:雙方面都可以是一種參考,當你不知道該怎麼判斷的時候,直覺的透露很強烈,也很正向性,還是建議你,先聽從自己。

Y:如果我不問別人的內在訊息,靠自己去發展,是不是會發展出比較強烈的直覺出來?如果是這樣,是不是儘量不需要問別人會比較好?還是,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,我應該參考諮商師的內在訊息?

筆者:先順從自己的直覺靈感和意願,情況非常急迫、無法靜下來思考時,也許聽聽別人的意見也不錯。當我們以愛心的立場做決定時,就算結果不盡理想、不如預期,但情況也會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,因為當下是以愛心的原則去執行,需要注意的是,以習性慣性和執念而行為時,只會讓相同的情況總是重覆發生,差別只在於切換了角色和事件,但就總是會讓自己陷在相同的因果迴圈裏繞圈圈。

Y:有時候有一種感覺就是,諮詢心靈諮商師,內在訊息的透露是非常有建設性的、有意義的,但是透過言語的表達,似乎會停留在語言的模式之下,少了直覺性的感覺,及頭腦層面的參考,有時反而會讓自己忽略了更深層的感覺,所以,順著自己的直覺去做的話,也許頭腦了解的不是很多,但是似乎在很深的層面,會慢慢有所感覺,以這種情況來講,是不是表示,當一個人發展直覺能力時,就可以不需要詢問外在的訊息?

筆者:最終就是跟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靈感。當尚未發展出明確的直覺力時,任何情況都必須以愛心與合理的邏輯認知為依據,愛心進化精神,你應該先相信自己。

Y:是不是每個人發展的面向不同,有些人只能發展直覺?

筆者:直覺就是與精神連結的方式之一,經由內在提醒你、指導你。

Y:要如何發展內在訊息?或感覺內在訊息?

筆者:專注,但需要時間自我訓練。

Y:用什麼方式訓練?

筆者:我從靜坐中培養專注,也信任最高力量的指導,處於高振動頻率狀態時,能接收高振動力的直覺靈感感知,你不見得會知道,也許會認為是你的腦思維,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。

Y:那為什麼我接收不到訊息咧?只有直覺。

筆者:你有很敏銳的直覺力,而且是在最必要的時候,直覺就是一種精神指導,一種channel,但要辨識清楚,有時或許只是腦袋編的劇本,有些原因是無法公開列出的。

Y:為衪工作也可以保有內在訊息啊!

筆者:你所感知的是直覺,在於直覺是你累世以來所發展的精神強項潛質,語言是有限的,從內在直接讓你明白,最清楚,不會有語言上的誤解。神性導師在做的事情,是同時運作著無法想像的複度層面,門徒要留意的是覺察當下的心態、執念慣性、包括在生活當中學習到的生存法則和社會價值觀,別忘了,有些情況是因果的呈現。

Y:目前有這麼多心靈諮商師,這麼多各種不同層面的訊息提供者,有些是民俗層面的、治病層面的、人天福報層面的,有些訊息是比較高的,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與觀念來看待這些人?

筆者:你會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醫生?

Y:醫生就是治病啊!

筆者:所以就以正常的心態來看待,佛有八萬四千法門,對應八萬四千種眾生的根機,同樣,形形色色的訊息提供者也各自保有自己的邏輯認知,所切入的角度、寬度、深度、高度,都有相應共鳴的族群以及能幫助到的需求者。

Y:提到一個重點 -- 醫生,當有需求的時候,就可以去看醫生,但是沒有需求的時候,就不需要天天去找醫生,所以,由這個觀點來看的話,當遇到問題,尋求訊息提供者時,我們就以參考的角度來看問題,但是ok的時候,就不需要一年365天都找醫生,因為你根本就沒病,所以當有需要的時候就找,不需要的時候就信靠自己。

筆者:有時候我們想吃特定的食物,很可能是身體告知需要特定的元素,這是正常的生理反射,沒病的時候,就自己補充營養品保養,所以,當你有需求的時候,就順從自己的心意試試看,當你有一些想法,需要其他人的切入點換位思考時,那麼這是個管道,在你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之後,你有權利決定自己要怎麼做,這才是重點,你才是自己的主人。

 

 

* 投資大自然的經濟學

接近大自然,可以讓我變成好人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