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兒時期的人類,有清楚的意識,只是尚未發展語言能力而無從表達。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裏,筆者處於大量睡眠中,有時清醒著,只是睜不開眼,這是最初的記憶。

清醒時,想活動伸展,全身卻動彈不得,筆者使力掙扎,又急又氣又驚慌,掙扎出一身汗,終於累了,就又睡著了,長大成人之後,從育嬰室外睹見,原來每一個初生兒都被緊緊包裹住,筆者心裏著實覺得委屈、生氣,初來乍到便遭受這樣的對待、埋下如此沉痛的心理陰影。動物與初生兒一樣,因為無法說人話,需求及感受無從被了解,該如何讓人類明白?

筆者還沒能張眼,只有聽覺隨著周邊動態而反應,但支撐不了多久,便又沉沉入睡,這讓筆者聯想到,昏迷狀態也是這樣的,聽覺能正常接收附近的聲音。

筆者貪戀奶香味,能因為奶香而從睡眠中甦醒,想大口吸吮,有時急了,便亂叫一通,長輩只是哄著,卻不知筆者的需求,真是讓人失望,筆者傷心的哭了。萬物皆有求生意志,人類也是萬物,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想像,就能明白動物朋友在人類世界的處境,種植土地過度開發,已經嚴重影響動物鄰居的生存,動物的求救人類卻不理解。

媽媽帶著筆者到相館拍照,讓筆者坐在籐椅上留影,隨後便走到相機後方等待。看著越走越遠的背影,筆者慌了,深怕媽媽走遠,看不見,眼珠子直盯著媽媽,幾乎要淚崩了,於是,拍出來的相片,就變成那樣。相片背面留下媽媽的手書:『七個月過25天』,人生中的第一張個人照。

筆者喜歡在柔軟的床上活躍的來回爬行,讓腿得以伸展,這讓筆者開心極了!有時爬到媽媽的身上撒嬌,以換得被愛的滿足感。動物如是,需要愛與被愛,需要與同伴情感交流,以及心靈上的支持,動物纖細敏銳的感受性,更甚於人類,尤其從小被飼養長成的物種,沒有其它的同伴, 飼主就是生命中唯一的照顧者及同伴,能對飼主忠誠無私的付出與感恩,因此動物辨識危險而拯救飼主的故事屢見不鮮,這在社會結構堅實的野生動物世界,其實不難發現,動物與人類的天性無異。

人類在嬰兒時期尚未封閉心靈感應能力,筆者感受到姊姊因為走累了,想讓媽媽抱而拗著脾氣,媽媽一手牽著姊姊,一手吃力的抱著爬行階段中的筆者疲憊喘息,筆者感到椎心的不捨,希望媽媽將筆者放下來,好憩息一會,但未發展語言,無論如何也表達不出口,內心感到不忍與愧疚,至今仍記憶猶新。

看到吸睛的人事物,筆者會興奮的指認,和媽媽分享筆者的驚奇,媽媽總是哄著、擔待著,也不知她到底是否意會?吸睛的人事物,也包括留意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舉止小動作,例如:抓取。筆者總是學不會,究竟該如何將積木一手遮天似的抓在手上?積木好重!事實上,就連撐開手掌,對筆者而言都是困難的,笨拙的動作總是屢屢挫敗,懊惱了,甚至高聲尖叫,這是筆者的吶喊,為了宣洩,家人卻誤以為筆者玩的正盡興。

媽媽牽著剛學習行走的筆者散步,儘管媽媽從容不迫,對筆者來說卻是舉步維艱,周遭的一切如此新奇,忙著探索的同時,還得跟上媽媽的腳步,好累,多希望能停下來 ………

嬰兒怎麼會不懂呢?意識清楚的感知、感受、識別及樂意分享,與成人無異,同理可證,動物朋友之所以能理解人類的思緒反應,在於將心比心、感同深受,心靈溝通原是跨物種之間的生物本能。

人類卓越的潛能,不曾因文明幾經波折汰換而消失,只要再度發展進化,沉睡中的獅子便能開始甦醒,重新記憶起真正的自己,與存在的理由。

 

 

* 外星人確實存在:專訪Paul Hellyer閣下(二集之一)

外星人確實存在:專訪Paul Hellyer閣下(二集之二) 

Little Things

全世界第一個生產>消耗的綠能社區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